2024年2月18日,美国《国家利益》刊文称:“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停航维修。”这对俄罗斯海军而言老牌配资平台,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随之而来,便有了一个问题:俄罗斯的“航母独苗”与中国的辽宁舰曾为姊妹舰,那么,是否可以将辽宁舰的图纸提供给俄罗斯,帮助其解决这艘“唯一航母”频繁故障的困境呢?然而,考虑到俄罗斯当前的状况,即使我们提供辽宁舰的设计图纸,俄罗斯恐怕也无力将其实施。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俄罗斯的航母——库舰,作为现役唯一的航母,见证了苏俄海军从辉煌走向衰退的过程。库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当时,苏联在经历古巴导弹危机后,逐渐意识到水面舰艇对美苏对峙的重要性。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油价飙升,苏联经济一度迎来增长,资金相对充裕,因此,苏联加大了海军舰船的研发力度,海军也进入了其辉煌的鼎盛期。
展开剩余79%在这种背景下,苏联于1983年开始建造首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这艘航母最终成为俄罗斯如今的唯一航母。原本,库舰应成为苏联海军的骄傲,但就在其完成建造并服役不久后,苏联解体了。苏联解体时,库舰还未完成最终的舾装,只能匆忙从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启航,返回俄罗斯。
与苏联相比,俄罗斯的经济陷入困境,经济总量甚至不足当年苏联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更糟糕的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工业布局彻底被割裂,造成了许多工业空白,尤其是造船工业的极度薄弱,成为了俄罗斯重建海军的最大障碍。前苏军总参谋长伊万诺夫曾感叹:“离开了工业化国家的支持,再强大的军队也只是空中楼阁。”
因此,面对国家经济困境,俄罗斯不得不精简军队,而库舰则成为了被迫等待重启的一艘“沉默巨兽”。由于无法为库舰提供足够的资金和维护,航母在服役的20多年里大多数时间都停泊在港口,时不时出海执行任务,却频频发生故障,常常处于维修或待修状态。而相比之下,库舰的姊妹舰——瓦良格号在中国的改造后成为了辽宁舰,库舰的现状则显得更加悲惨。
随着北约东扩和地缘安全压力的增加,俄罗斯在军事上与美国的战略博弈日益紧张。为了维持与美国的均衡力量,俄罗斯不得不竭尽全力维持库舰的运转。考虑到库舰与辽宁舰在设计上的相似性,虽然中国可以向俄罗斯提供辽宁舰的图纸,但实际上,俄罗斯的处境决定了它恐怕无法将这些图纸转化为现实。
如我们之前所述,库舰的服役历程可谓“悲催”,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缺乏设计图纸,而是资金匮乏与国内造船工业的薄弱。由于财政拮据,俄罗斯无法像美国那样,围绕航母建立强大的战斗群,因此,库舰必须依靠强大的反舰和防空系统来保证其在现代战场中的生存能力。然而,由于造船工业的匮乏,俄罗斯在当前基础上难以对库舰进行有效的改装或更换关键部件。
库舰当前仍然采用“短距起飞阻拦回收”系统,这一系统极大限制了航母的作战能力。此外,库舰的引擎问题也困扰着它,质量不佳的引擎常常需要其他军舰的帮助才能顺利运行。更糟糕的是,库舰自返回俄罗斯以来,长时间处于海水中,导致船体水线以下严重生锈,若不采取措施,其甚至可能面临沉没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得到辽宁舰图纸又能有什么帮助呢?俄罗斯并非“神笔马良”,没有能够让图纸上的设计一挥而就变成现实的神通。关于如何让库舰“起死回生”,黑海造船老船长马卡洛夫给出的答案可谓一针见血:“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9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
以如今俄罗斯的状况来看,显然没有这样的强大体系。不过幸运的是,库舰并不像曾经的“瓦良格号”那样半途而废,且俄罗斯正在积极提升自己的造船能力。2024年11月,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外贸银行最近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已开始谈判将红星造船厂纳入俄罗斯统一造船公司(USC)。”这一决议得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大力支持,他明确表示,要让库舰焕发新生,必须提高造船业的效率,而资源整合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此外,还有俄罗斯官员透露,政府计划投入11亿美元对库舰进行大修,以延长其服役时间20年。计划中包括更换故障频发的锅炉动力系统,并拆除已过时的“花岗岩”反舰导弹系统。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已有自己的一套“改造库舰”方案,显然不必过分依赖中国的辽宁舰图纸。
总的来说,虽然俄罗斯的航母库舰面临诸多困境,但通过内外部的努力,俄罗斯或许能够实现其“重生”的目标,而辽宁舰的图纸,可能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发布于:山东省